單不飽和脂肪酸(含1個雙鍵) | ||||||||
橄欖油、芥花油、甜杏仁油、荷荷巴油、山茶油、澳洲胡桃油、榛果油 | ||||||||
一般用量控制在:在50—60% | ||||||||
油脂較軟與硬油搭配(含有飽 和脂肪酸多的油脂) |
||||||||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1個以上雙鍵) | ||||||||
小麥胚芽油、月見草油、芝麻油、玫瑰果油、玉米油、葡萄籽油、大豆油 | ||||||||
小麥胚芽油(亞油酸含量58%)、玉米油(亞麻油酸51%)葡萄籽油(亞麻油酸61%)、芝麻油(亞麻油酸41%) | ||||||||
不容易保存 容易酸敗 INS低 油脂很軟 | ||||||||
皮膚易吸收 營養價值高 適合做乳霜優於手工皂 | ||||||||
用量最好控制在10%—15% | ||||||||
飽和脂肪酸(不含有雙鍵) | ||||||||
椰子油、棕櫚油、棕櫚核油、豬油、可可脂、乳木果油 | ||||||||
硬度較好,不易軟化,其中含有硬脂酸、棕櫚酸、月桂酸、 | ||||||||
肉豆蔻酸較高。 | ||||||||
皮膚不容易吸收 | ||||||||
用來控制硬度和不易軟化度,用量一般在30%以下 | ||||||||
轉載自映月塘 http://lk830901.blog.163.com/blog/static/20989189201072441917348/ |
轉貼:http://www.soap-diy.com/forum1/thread-1547-1-1.html
要瞭解手工皂油脂的搭配,就要先瞭解油脂的性質才好入手選擇適合的油脂用於做手工皂。我們都知道,油脂主要是由脂肪酸組成的,而脂肪酸的性質以及含量的多少決定著油脂的性質,所以要瞭解油脂,就先要介紹一下脂肪酸。
soap-diy.com & H. O6 `4 a5 m N. Y& a( @
脂肪酸根據碳鏈中碳原子間雙鍵的數目又可將脂肪酸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含1個雙鍵),多不飽和脂肪酸(含1個以上雙鍵)和飽和脂肪酸(不含雙鍵)三類。而碳原子間的雙鍵越多,飽和程度就越低,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脂是我們通常叫做「軟油」(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麥胚芽油等),這種油脂在常溫下多呈液體狀,而含有不含雙鍵的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在常溫下多數呈固體(如 豬油、椰子油、棕櫚油等)。所以更具脂肪酸的分類,我也根據不同油脂當中所含有的脂肪酸的種類進行了大致分類。
soap-diy.com + ^5 y [; e# e, f( v" G
1、單不飽和脂肪酸(含1個雙鍵) soap-diy.com + o. r) s, s6 ?- e& j$ Q
soap-diy.com ; s% G5 G( s: w" P! J9 s5 |2 [8 W
soap-diy.com 7 y; H) }+ v0 k( l; h* ?$ |5 }
單不飽和脂肪酸介於飽和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多指油酸,他只含有一個雙鍵,所以這種油脂 soap-diy.com ! G7 X3 O: D( w E, X
做出來的手工皂感覺溫和,適肌性較好,所以我往往用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的這類油脂作為主要油
脂,一般用量控制在:在50—60%。
soap-diy.com ! o1 u F# K$ T
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多的油脂INS值相對並不是很高,油脂較軟,所以要考慮用一些硬油搭配(含有飽
和脂肪酸多的油脂),代表配方就是我們熟知的馬賽皂 ,它使用72%橄欖油,搭配椰子油和棕櫚油, soap-diy.com 4 w2 x. w ^* T8 Y7 a1 E! S: J: k
而這個配方由於橄欖油較多,適肌性較好,但是穩定性欠佳,所以很多皂書上又推出改良版的馬賽皂, soap-diy.com 4 g. F/ i$ V6 a( J( z8 p
橄欖油60%,椰子油25%,棕櫚油15%,這種搭配增加了硬度和起泡度,又不失橄欖油的細膩溫和的 soap-diy.com . D. l9 w& ]: B3 w4 u
性質。 soap-diy.com . Y; Y" }& H( E! ^
soap-diy.com % c2 v' p8 m& \5 ?8 D. j: y' a
soap-diy.com 3 A+ X7 }& r( [4 x
這類優質包括:橄欖油、芥花油、甜杏仁油、荷荷巴油、山茶油、澳洲胡桃油、榛果油等。 soap-diy.com # |5 k6 H' O6 V* G# S% m
soap-diy.com + t# n( t, f5 I1 M% q+ I, U* k* }
soap-diy.com ; w2 D5 }" J: G
2、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1個以上雙鍵)
soap-diy.com t h; ]4 r) e. w4 E/ Z
soap-diy.com / K2 V# ]! G8 `- A! L% d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往往指的是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含量較高的油脂,這類油脂含有多個雙鍵, soap-diy.com & U8 r1 M" ]6 v
不飽和程度更高,所以不容易保存,做成的手工皂容易產生酸敗,而且INS值相對很低,油脂很軟。 soap-diy.com ' V1 C+ Y/ Z& U. J9 g8 l
但是這種油脂皮膚非常容易吸收,並且營養價值較高,所以我個人認為,這類油脂一般不適宜做
手工皂用油,更適合用作乳霜當中。
soap-diy.com 2 q2 e1 l+ ?. \6 _1 u }
這類油脂包括:小麥胚芽油、月見草油、芝麻油、玫瑰果油、玉米油、葡萄籽油、大豆油等。
但是有些人喜歡這些皮膚容易吸收,而且營養價值高的油脂,要如何運用呢?我個人建議採用含有 soap-diy.com ' y5 q7 p% W$ }# m" L
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含量相對較低的油脂,用量最好控制在10%—15%。
soap-diy.com . e* |: p6 p; u( q, u
soap-diy.com 1 Z% _8 m U8 l) N z) ^& ?% C0 X
此類優質有:小麥胚芽油(亞油酸含量58%)、玉米油(亞麻油酸51%)葡萄籽油(亞麻油酸61%)、芝麻油(亞麻油酸41%)
soap-diy.com - F& V {) M, O& S
3、飽和脂肪酸(不含有雙鍵) soap-diy.com D, E$ H- F8 d
飽和脂肪酸含量多的油脂做出的手工皂往往硬度較好,不易軟化,其中含有硬脂酸、棕櫚酸、月桂酸、
肉豆蔻酸較高。 soap-diy.com ) E5 W/ _8 R1 q) I
soap-diy.com 1 r+ k q/ x2 }
在使用中,這種油脂往往會遮蓋我們使用的主油的性質,並且由於飽和度較高,與前兩種不飽和脂肪酸
相比,皮膚不容易吸收,所以用這種用來控制硬度和不易軟化度,用量一般在30%以下。 soap-diy.com , Q) p- ~7 T7 U K! K
此類油脂包括:椰子油、棕櫚油、棕櫚核油、豬油、可可脂、乳木果油等。 soap-diy.com + C* ~) N H2 l M' `) u* ?
soap-diy.com + t0 ?3 q: `8 b% p2 ]" f1 Z
soap-diy.com $ n& s2 Z( d0 _- k: h/ h7 ^8 \) \
轉載自映月塘 http://lk830901.blog.163.com/blog/static/20989189201072441917348/
轉貼:
http://greenity.pixnet.net/blog/post/148574041做手工皂離不開油,用油就離不開了解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
辛酸(Caprylic Acid)、癸酸(Capric Acid)
辛酸是鍊含8個碳的飽和脂肪酸,其分子式為C8H16O2,熔點約為16.7度
癸酸是鍊含10個碳的飽和脂肪酸,其分子式為C10H20O2,熔點約為31.6度
手工皂常用植物油如椰子油(7.7%及6.2%)及棕櫚核油(3.6%及3.5%)都含有辛酸及癸酸
辛酸、癸酸對皮膚作用
辛酸被皮膚吸收的速度是油酸的100倍,他可以滋潤我們的皮膚並且防止皮膚中水份的流失
除此之外,他還可以透過降低酸鹼值來減少表面張力讓皮膚更有效率的吸收養分
一項對年長女性的臨床研究,天然藥物替普瑞酮與辛酸在皮膚抗老化上有明顯的成果
在一個月內,肌膚緊緻度上升了35%並且膚色改進了45%
三個月後,色素斑減少了56%
並且所有參與者的太陽斑以及皮膚水分含量都得到改善
90%參與者毛細孔縮小
75%參與者皮膚粗糙、細紋獲得改善
整體來說,75%的參與者不管在皮膚緊緻度、膚色及彈性上都獲得了改善
癸酸則對抗菌及抗病毒都很有幫助
辛酸、癸酸對手工皂的作用
辛酸及癸酸不具有洗淨力及起泡力,不過可以增加肥皂的硬度
可以稍微提高洗後的保濕力,不過對皮膚有刺激性
辛酸有降低PH值的效果,所以含有辛酸的乳類入皂PH值會比較低
辛酸、癸酸小知識
天然的辛酸、癸酸除了能夠在椰子油以及棕櫚油中找到,然而在母乳、牛奶、羊奶也有
根據一份研究報告,媽咪在哺乳期的時候如果食用Virgin級的椰子油可以增加母乳中癸酸的含量
癸酸、辛酸及月桂酸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級別,也就是"好的"膽固醇(HDL)而不是"壞的"膽固醇(LDL)
HDL則可以幫助小孩提高抵抗力
月桂酸(Lauric Acid)
月桂酸是鍊含12個碳的飽和脂肪酸,其分子式為C12H24O2,熔點約為43度
雖然叫月桂酸,不過在月桂油含量中確非常低(1-3%)
是手工皂常用植物油中的椰子油(45-52%)、棕櫚核油(44-52%)、巴巴蘇籽油(43-44%)主要脂肪酸
月桂酸對皮膚作用
Read More at www.hybridrastamama.com © Hybrid Rasta Mama
月桂酸可以抑制細菌和黴菌的生長,減輕皮膚感染,如濕疹和牛皮癣等
據說對治療青春痘也有效果,不過還未經過醫學臨床實驗的證實
月桂酸對手工皂的作用
具有非常強的起泡力,屬於蓬鬆的大泡泡
43度的高熔點讓肥皂不易溶化變形,可以至做出具有不錯硬度的肥皂
在冷水及熱水中都具有很棒的洗淨力,是最具有深層清潔力的脂肪酸之一
其性質非常安定,不容易氧化變質,提高入皂比例有助皂的保存期限
然而由於洗淨力強勁
肥皂中含高比例的月桂酸在清洗的時候可以很容易的把皮膚中所含的油脂都洗掉,因此洗後皮膚會覺得較為乾澀
常用來入皂的植物油為椰子油,比例建議不要超過整體油脂的20%
月桂酸小知識
在母乳(6.2%)、牛乳(2.9%)及羊乳(3.1%)中也含有月桂酸
Bruce Fife博士在The Coconut Oil Miracle書中提到,哺乳期的媽咪每餐如果攝取40公克的的椰子油
14小時後母乳中的月桂酸含量就會從3.9%提升到9.6%,如果持續食用,其含量將會更高
另外母乳中的月桂酸、辛酸、癸酸含量比例與椰子油中的含量比例是差不多的
也就是說椰子油脂肪酸中辛酸(7.7%)、癸酸(6.2%)、月桂酸(47%)
那麼正常母乳如果含3.9%的月桂酸,辛酸及癸酸的含量就是0.6%與0.52%
乳類既然含有月桂酸,那麼在入皂的配方上將椰子油的比例稍微降低一點或許會做出相同硬度但洗感更溫和的皂
肉荳蔻酸(Myristic Acid)
肉荳蔻酸是鍊含14個碳的飽和脂肪酸,其分子式為C14H28O2,熔點約為54度
手工皂常用植物油如椰子油(15~20%)及棕櫚核油(14%)都含有肉荳蔻酸
肉荳蔻酸對手工皂的作用
其性質與月桂酸相似,不過泡泡更能持久,對皮膚也較為溫和
54度的溶點比月桂酸還要更高,所以肥皂更不容易溶化,可以做出更硬的皂
在冷水下洗淨力比月桂酸稍差,起的泡確能更持久
做為飽和脂肪酸,具有高安定性及不易氧化的特性
棕櫚酸(Palmitic Acid)
棕櫚酸是鍊含16個碳的飽和脂肪酸,其分子式為C16H32O2,熔點約為63度
手工皂常用植物油以棕櫚油(43%)中含量特別的高
棕櫚酸對皮膚作用
棕櫚酸可以幫助皮膚自然油脂的生產,降低皮膚乾裂的可能性
與皮膚中的神經酰胺及胺基酸共同作用可以產生皮膚屏障抑止外界物質的穿透
棕櫚酸對手工皂的作用
棕櫚酸在肥皂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皂的硬度
起泡力及清潔力的表現不是很理想,不過確有一但起泡就可以持久的特性,泡沫偏向乳霜型
與月桂酸及肉荳蔻酸同屬於飽和脂肪酸,不易氧化且安定性很好
63度的高溶點使皂的耐洗度提升不少,讓肥皂在溫水中也不容易溶化
肥皂中含有過高比例的棕櫚酸會在皮膚表層形成一層薄膜,會讓人有皮膚洗不乾淨且不透氣的感覺
另外在前田京子書中提到,有報告指出棕櫚酸會妨礙皮指現增殖,因此在使用上也需特別注意
硬脂酸(Stearic Acid)
硬脂酸是鍊含18個碳的飽和脂肪酸,其分子式為C18H36O2,熔點約為70度
普遍存在許多植物性及動物性油脂中,手工皂常用植物油以可可脂(31-35%)及乳油木果脂(35-45%)含量最多
硬脂酸對皮膚作用
在飽和脂肪酸中算是相對溫和的油酸,具有潤滑的效果,可以幫助皮膚保持適當的水分,對皮膚健康很重要
作為天然的表面活性劑,硬脂酸可以降低水表張力,促使皮膚上的油及污漬鬆動,提升手工皂清洗的效果
硬脂酸對手工皂的作用
起泡力及清潔力的表現同棕櫚酸一樣不理想,不過也有一但起泡就可以持久的特性,其性質也是偏向乳霜型的泡泡
70度的高溶點在溫水下也不易溶化及變形,對肥皂的耐用度有幫助,可以做出很硬的皂
不過如果皂中硬脂酸比例過多會使皂容易裂開
硬脂酸與月桂酸及肉荳蔻酸相比相對的溫和,洗起來不會有刺激感
同為飽和脂肪酸,具有高安定性及不易氧化的特性
不飽和脂肪酸
油酸(Oleic Acid)
油酸是鍊含18個碳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其分子式為C18H32O2,熔點約為14度
它是一種很常見的脂肪酸,普遍存在於動、植物油中
手工皂常用植物油以橄欖油(63-81%)、甜杏仁油(64-82%)及酪梨油(70-80%)含量特別的豐富
油酸對皮膚作用
油酸擁有溫和、低刺激性、高滲透力及延展性等優點
它可以穿過飽和脂肪酸所形成的薄膜滲透到皮膚表皮層讓皮膚獲得柔軟及滋潤的效果
還具有處進新陳代謝、平滑肌膚、舒緩、安撫肌膚及抗發炎等功效,對於受損皮膚細胞的再生也有幫助
油酸對手工皂的作用
起泡力不是很理想,不過一起泡就具有持久性,泡沫較為細緻
清潔力的表現還不錯,而且洗感很溫和,不會刺激皮膚,洗後有滋潤感
具有一定的黏度,對於油性皮膚的人來說或許會感覺不夠清爽
14度的低熔點使肥皂很容易溶化,尤其在氣溫寒冷的冬天,洗澡水溫度普遍偏高,更增加了溶化的速度
在不飽和脂肪酸中氧化安定性算高,因此含油酸量高的橄欖油也常被拿來做植物浸泡油的基底油
棕櫚油酸(Palmitoleic Acid)
棕櫚油酸與棕櫚酸不同,是鍊含16個碳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其分子式為C16H30O2,熔點約為0.5度
手工皂常用植物油以夏威夷堅果油(21.8%)及榛果油(24%)含量特別的豐富
棕櫚油酸對皮膚作用
在我們的皮脂中含有很多不同的脂類及養分,如三酸甘油脂、蠟脂、角鯊烯等
皮脂的增殖及脂肪組成會因年齡而改變,黃金期大約在20-30歲之間,之後就開始減殖
在40歲時,女性比男性更能感覺得到改變
皮脂減殖讓我們的皮膚變的又乾又薄(越來越接近老人家!@@)
而延緩的方法就是給予我們皮脂缺失的脂肪及養分
皮脂中主要的脂肪酸為棕櫚酸(22.5%)以及棕櫚油酸(21.8%)
前田是說10%,不過不管多少%,棕櫚油酸很重要~
有趣的是,皮脂產生所需棕櫚酸的量不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
不過棕櫚油酸的產量確在20歲後就會開始越來越低了
也因此棕櫚油酸對皮膚的再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幫助角質層再生,延緩肌膚及細胞老化
由於它與我們皮膚脂肪酸相容,所以可以帶給肌膚柔潤的感受
良好的延展性讓它能夠在皮膚上輕易的推開,並進入皮膚底層,防止皮膚表層水份流失
對燒傷、受創傷及刮傷的皮膚再生也很有幫助
棕櫚油酸對手工皂的作用
起泡力及洗淨力都還不錯,而且泡沫具有持久性
洗感與油酸接近,不過起泡力比油酸好一些
氧化安定性在不飽和脂肪酸中還不差,高於亞油酸或亞麻酸
蓖麻油酸(Ricinoleic Acid)
蓖麻油酸是鍊含18個碳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其分子式為C18H34O3,熔點約為5.5度
手工皂常用植物油以蓖麻油(87-89%)含量最多,為蓖麻油的主要脂肪酸
蓖麻油酸對皮膚作用
蓖麻油酸可以抵禦细菌、真菌和病毒入侵皮膚
透過滲透進皮膚表層,可以抑止因痘痘所滋生的細菌生長,同時具有很好的抗炎效果
高滲透性也讓它可以快速的消除乾燥的肌膚,讓肌膚回復滋潤
運用在頭髮上可以使頭髮滑順
蓖麻油酸對手工皂的作用
運用在手工皂配方上可以使皂產生密集濃密的泡沫,持久力也很不錯
雖然可以做出硬度不錯的皂,不過非常會吸水份,很容易溶化變形,建議皂中含量不宜過高
另外因為附著力非常強,所以含量太高的皂也會不容易脫模
亞油酸/亞麻仁油酸(Linoleic Acid)(Vitamin F)
亞油酸是鍊含18個碳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其分子式為C18H32O2,熔點約為-5度
手工皂常用植物油以月見草油(70.6%)及葡萄籽油(61.4%)含量特別的豐富
亞油酸對皮膚作用
亞油酸及亞麻酸是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的兩種脂肪酸,無法在人體中自行合成,只能依靠外部的補充
具有抗炎、抗痘的功效,因此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特別重要
它還可以幫助肌膚的角質再生,使皮膚保持水嫩柔潤,對頭髮保濕也有不錯的效果
根據美國衛生統計中心的臨床實驗,持續服用維他命C及亞油酸可以有效的延緩老化
因此推測使用在皮膚上也有同樣的效果
亞油酸對手工皂的作用
運用在手工皂配方上可以加強肥皂的起泡力,與油酸相比,起泡力較強不過持久性差
在洗淨力方面有很不錯的表現,可以輕易的清洗皮膚上的油及汙垢
黏度比油酸低,洗感溫和清爽又不乾燥,很適合拿來做夏天用的手工皂
容易氧化而且不安定是它的缺點,氧化速度是油酸的27倍
皂中亞油酸含量過高會縮短皂的保存期限,也最好避免使用亞油酸來做超脂
-5度的低溶點也很容易溶化,而且做出來的皂不易凝固,因此含有高亞油酸的植物油並不適合拿來單獨做皂
必須和安定性較好的脂肪酸做搭配,譬如加入5-10%的月見草油就能提升手工皂整體的效果
亞麻酸/次亞麻仁油酸(Linolenic acid)
亞麻酸是鍊含18個碳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其分子式為C18H30O2,熔點約為-11度
在手工皂常用的植物油中以夏威夷核油(28.9%)、月見草油(9.5%)等含量較高
亞麻油酸對皮膚作用
與亞油酸一樣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重要脂肪酸之一,對皮膚的做用與亞油酸相近
在角質再生及修復的效果上比亞油酸更好,可以處進皮膚新陳代謝回復青春活力,是非常高貴的脂肪酸
亞麻油酸對手工皂的作用
運用在手工皂配方上的效果也與亞油酸相似
不過比氧化速度比亞油酸更快,是油酸的77倍
-11度的低溶點使皂更容易溶化及不易凝固,在皂中調配少量即可
脂肪酸總結整理
常見脂肪酸基本屬性
脂肪酸名稱 | 分子式 | 碳數 | 飽和/不飽和 | 不飽和雙鍵數 | 溶點 | 高含量常用植物油 |
辛酸 | C8H16O2 | 8 | 飽和脂肪酸 | 0 | 16.7°C |
椰子油(7.7%) 棕櫚核油(3.6%) |
癸酸 | C10H20O2 | 10 | 飽和脂肪酸 | 0 | 31.6°C |
椰子油(6.2%) 棕櫚核油(3.5%) |
月桂酸 | C12H24O2 | 12 | 飽和脂肪酸 | 0 | 43°C |
椰子油(45-52%) 棕櫚核油(44-52%) 巴巴蘇籽油(43-44%) |
肉荳蔻酸 | C14H28O2 | 14 | 飽和脂肪酸 | 0 | 54°C |
椰子油(15~20%) 棕櫚核油(14%) |
棕櫚酸 | C16H32O2 | 16 | 飽和脂肪酸 | 0 | 63°C | 棕櫚油(43%) |
硬脂酸 | C18H36O2 | 18 | 飽和脂肪酸 | 0 | 70°C |
可可脂(31-35%) 乳油木果脂(35-45%) |
油酸 | C18H32O2 | 18 |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 1 | 14°C |
橄欖油(63-81%) 甜杏仁油(64-82%) 酪梨油(70-80%) |
棕櫚油酸 | C16H30O2 | 16 |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 1 | 0.5°C |
夏威夷堅果油(21.8%) 榛果油(24%) |
蓖麻油酸 | C18H34O3 | 18 |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 1 | 5.5°C | 蓖麻油酸(87-89%) |
亞油酸 | C18H32O2 | 18 |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 2 | -5°C |
月見草油(70.6%) 葡萄籽油(61.4%) |
亞麻酸 | C18H30O2 | 18 |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 3 | -11°C |
夏威夷核油(28.9%) 月見草油(9.5%) |
從上面的脂肪酸屬性表單中可以出飽和脂肪酸碳數越高溶點就越高,所做出的肥皂也越硬
在不飽和脂肪酸中,不飽和鍵數越多則容點越低,做出來的皂越容易溶化及氧化,不過對皮膚會越溫和
常見脂肪酸對皮膚的主要作用(僅供參考)
脂肪酸名稱 | 抗老化 | 皮脂增殖 | 角質再生 | 皮膚屏障 | 滲透力 | 延展力 | 保濕力 | 新陳代謝 | 細胞再生 | 抑止發炎 | 抑止細菌 | 抗痘 |
辛酸 | ✓ | ✓ | ✓ | |||||||||
癸酸 | ✓ | ✓ | ✓ | ✓ | ||||||||
月桂酸 | ✓ | ✓ | ✓ | ✓ | ||||||||
棕櫚酸 | ✓ | |||||||||||
硬脂酸 | ✓ | |||||||||||
油酸 | ✓ | ✓ | ✓ | ✓ | ✓ | ✓ | ||||||
棕櫚油酸 | ✓ | ✓ | ✓ | ✓ | ✓ | ✓ | ||||||
蓖麻油酸 | ✓ | ✓ | ✓ | ✓ | ✓ | |||||||
亞油酸 | ✓ | ✓ | ✓ | ✓ | ✓ | ✓ | ||||||
亞麻酸 | ✓ | ✓ | ✓ | ✓ | ✓ | ✓ | ✓ |
✓表示資料有提及,空白部份表示目前還沒找到相關資料
常見脂肪酸在手工皂的特性
脂肪酸名稱 | 適肌性 | 冷水洗淨力 | 溫水洗淨力 | 起泡力 | 泡沫持續性 | 乳霜型泡沫 | 蓬鬆型泡沫 | 硬度 | 不易溶化變形 | 安定性 |
辛酸 | X | X | X | X | X |
X |
X | O | X | X |
癸酸 | X | X | X | X | X |
X |
X | O | X | X |
月桂酸 | O | ◎ | ◎ | ◎ | △ |
△ |
◎ | O | O | ◎ |
肉荳蔻酸 | O | O | ◎ | ◎ | ◎ |
X |
◎ | ◎ | ◎ | ◎ |
棕櫚酸 | △ | △ | ◎ | △ | ◎ | O | △ | ◎ | ◎ | ◎ |
硬脂酸 | O | △ | ◎ | X | ◎ | ◎ | X | ◎ | ◎ | ◎ |
油酸 | ◎ | ◎ | ◎ | X | ◎ | △ | O | O | X | O |
棕櫚油酸 | ◎ | ◎ | ◎ | O | ◎ | O | O | O | ||
蓖麻油酸 | ◎ | ◎ | ◎ | O | ◎ | O | ◎ | O | X | O |
亞油酸 | ◎ | ◎ | ◎ | O | △ | △ | O | X | X | X |
亞麻酸 | ◎ | ◎ | ◎ | O | △ | △ | O | X | X | X |
*從前田京子純天然手工香皂書中的脂肪酸表格為基礎做出新增
◎非常好 O好 △大致良好 X不好
資料來源:
「前田京子純天然手工香皂」、「程老師手工皂講義」等書以及在國外網站找到的資料加上自己的一些見解
飽和脂肪酸 | 熔點(度) | 橄欖油 | 椰子油 | 棕櫚油 | 棕櫚核油 | 甜杏仁油 | 酪梨油 | 可可脂 | 乳油木果脂 | 夏威夷堅果油 | 榛果油 | 蓖麻油 | 月見草油 | 葡萄籽油 | 夏威夷核油 | 巴巴蘇籽油 | 月桂油 | SOAP | ||
辛酸Caprylic Acid | C8H16O2 | 16.7 | 8% | 4% | 不具有洗淨力及起泡力,增加肥皂的硬度,降低PH值 | 滋潤皮膚防止水分流失,緊緻度Up35%,皮膚抗老化上有明顯的成果 | ||||||||||||||
癸酸Capric Acid | C10H20O2 | 31.6 | 6% | 4% | 不具有洗淨力及起泡力,增加肥皂的硬度 | 滋潤皮膚防止水分流失,抗菌及抗病毒老化上有明顯的成果 | ||||||||||||||
月桂酸(Lauric Acid) | C12H24O2 | 43 | 47% | 50% | 44% | 1-3% | 強的起泡力,不易溶化變形(容點高硬度高),深層清潔力,不易氧化變質 可提高保存日期 | 抑制細菌和黴菌的生長,減輕皮膚感染,如濕疹和牛皮癣,治療青春痘 | ||||||||||||
肉荳蔻酸(Myristic Acid) | C14H28O2 | 54 | 15~20% | 14% | 高安定性及不易氧化、做出更硬的皂 | 泡泡更能持久,對皮膚也較為溫和 | ||||||||||||||
棕櫚酸(Palmitic Acid) | C16H32O2 | 63 | 43% | 增加皂的硬度,不易氧化且安定性很好,會在皮膚表層形成一層薄膜,會讓人有皮膚洗不乾淨且不透氣的感覺 | 降低皮膚乾裂 | |||||||||||||||
硬脂酸(Stearic Acid) | C18H36O2 | 70 | 33% | 40% | 偏向乳霜型的泡泡,很硬的皂,比例過多會使皂容易裂開,高安定性及不易氧化 | 植物性及動物性油脂/潤滑皮膚保持適當的水分/天然的表面活性劑 | ||||||||||||||
不飽和脂肪酸 | ||||||||||||||||||||
油酸(Oleic Acid) | C18H32O2 | 14 | 63-81% | 64-82% | 70-80% | 泡沫較為細緻,洗感很溫和有滋潤感,易黏油性肌膚很容易溶化/拿來做植物浸泡油的基底油 | 動、植物油,溫和、低刺激性、高滲透力及延展性,讓皮膚獲得柔軟及滋潤,新陳代謝、平滑肌膚、舒緩、安撫肌膚及抗發炎 | |||||||||||||
棕櫚油酸(Palmitoleic Acid) | C16H30O2 | 0.5 | 22% | 24% | 起泡力及洗淨力都還不錯,而且泡沫具有持久性 | 對皮膚的再生,幫助角質層再生,延緩肌膚及細胞老化,良好的延展性防止,燒傷、受創傷及刮傷的皮膚再生水分流失 | ||||||||||||||
蓖麻油酸(Ricinoleic Acid) | C18H34O3 | 5.5 | 88% | 濃密的泡沫,硬度不錯,易吸水容易變形,附著力非常強不容易脫膜 | 抵禦细菌、真菌和病毒入侵皮膚,抗炎效果,高滲透性消除乾燥的肌膚,使頭髮滑順 | |||||||||||||||
亞油酸/亞麻仁油酸(Linoleic Acid)(Vitamin F) | C18H32O2 | -5 | 71% | 61% | 加強肥皂的起泡力 輕易的清洗皮膚上的油及汙垢 夏天用洗感清爽 易氧化 是油酸27倍 會縮短皂的保存期限,也最好避免使用亞油酸來做超脂 |
抗炎、抗痘,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肌膚的角質再生,頭髮保濕,持續服用維他命C及亞油酸可以有效的延緩老化 | ||||||||||||||
亞麻酸/次亞麻仁油酸(Linolenic acid) | C18H30O2 | -11 | 10% | 28% | 易氧化是油酸的77倍 容易溶化及不易凝固 調配少量 |
皮膚新陳代謝回復青春活力 |
整理而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