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推薦一定要去電影院看一回喔,讓人笑與淚都動人的國片!!


轉貼: 《星期專訪》魏德聖︰海角七號CAPE NO.7 看見國片的彩虹
「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接受本報專訪。 (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藍祖蔚/專訪

七封來自天涯的情書,想要寄給屏東海角的戀人,訴說五十年的相思情,卻有如一把火,意外在九月天燒遍台灣城鄉,引發了許久未見的觀影熱潮。

台灣電影低迷多年,一位才卅九歲、才拍了第二部劇情長片的台灣導演魏德聖,舉債三千萬拍出了新片「海角七號」。沒有大卡司,沒有大特效,靠著動聽的音樂和動人的劇情,不但贏得台北電影獎的百萬首獎,更在全台灣連演了四星期,如今票房已突破了六千八百萬。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魏德聖導演引用了電影中最精彩的一句對白,總結他對台灣影迷的感謝:「我相信大家在電影中都看見了希望。」

簡單故事 喚回觀影的感動

問:《海角七號》的火苗,從網路起燃,短短一個月內迅速蔓延全台,你如何看待這股「海角」現象?

答:《海角》賣座主要是得力於觀眾口碑,自己看還不夠,還要推薦別人看。雖然我一直對電影很有信心,但心理壓力還是很沈重,剛上映時,影城都開了大廳,觀眾卻坐不到一半,心情真是憂煩,後來人越來越多,有人呼朋引伴看了三四遍,有人甚至在十二天內看了九遍,我好奇追問他們為什麼要看這麼多遍?結論都是一群人集體歡笑,一起安靜的感覺真是好,那種集體在電影院中相互渲染感動的力量,帶給參與者更多的共鳴與喜樂,換句話說,就是《海角》讓大家找回了在戲院裡共同歡笑,共同流淚的觀影記憶。

問:口碑真的很重要,我們在戲院中確實看到很多陌生臉孔,而且都是笑著走出戲院。

答:是的,觀眾的感動扮演著最關鍵的感染力,就因為很多平常不看國片的人都來看,好萊塢電影都被他們嫌到不行,如今他們卻會說《海角》好看。台北電影節首映後,有位觀眾找上我,請我與他媽媽合照,因為媽媽看電影時一直哭,很受感動,後來才知道原來他的祖母當年也曾和一位日本軍官談過戀愛,也是在時代結束時黯然分手,我才知道自己虛構的劇情,其實勾起了許多人壓抑的感情。

問:多數台灣電影的預算都在一千萬左右,《海角》卻敢於投下四千五百萬,扣除輔導金和片商投資,等於你舉債了三千萬來拍片,你為什麼敢這麼拚?

答:其實一切都是經過精算,從頭到尾我都很有信心,因為《海角》故事簡單,也沒有太多包袱,我只想拍一部熱鬧好看的音樂片,要老少咸宜,我相信動聽的音樂可在最短瞬間內煽動觀眾的心,結果一試就中。

最重要的是,我堅持要做就做最好的。原本十年前我就有機會拍片,但是看過太多台灣導演急著要拍第一部戲,靠著幾百萬輔導金,還有一點協力廠商口頭承諾,隨便就拍了,但是那一點點錢本來就不夠,你還得把導演費捐出去,因為一定會超支。如果只投入一千萬來拍電影,只能將就現實,必定妥協,品質就打折,夢想一定不會圓。與其必敗,不如一搏。

借喻彩虹 盼社會和解包容

問:《海角》相當程度改寫了「本土」和「台」的定義與邊界,本土元素不但不土、不俗,且活力四射,動能充沛,你的著眼點是什麼?

答:拍《海角》之前,很多人都會勸我要考慮市場元素,要小心本土這東西,語言、選角或景點都要注意,否則可能喪失海外市場,但我要先問的是我拍的是什麼題材故事,《海角》是台灣故事,當然就要用台灣的特色來包裝,呈本土味道不但要有,而且是強力主導才對,不然電影味道就不對了。

我很喜歡讀歷史,因為歷史總是一再重演,譬如一個時代結束時,人們總急著要去清理那個時代,毀掉舊的一切,重新來過,其實,我們應以更開闊的視野來接受新時代,新舊一定可以有個完美和解,不一定是對立的,我因而追求一種相互包容的新精神,例如彩虹,它就是包容了各種色彩,不相排斥也不侵犯,因而成就了最美的事物,台灣社會如果能像彩虹一樣,包容和解,那多美麗啊。

問:於是你從台灣歷史切入,選擇了日僑遣返的歷史時刻做為電影出發點,再以五十年後的情書做為終結。

答:對,歷史上你很少看到一個時代是這麼平和結束的,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各地的日本人都落荒而逃,被打著轟著趕上船,東北如此,韓國亦然,只有台灣的遣返是和平落幕的,為什麼?日本殖民台灣五十年自然是原因之一。

另外,則是台灣人和日本人一直維持一種有愛有恨,卻又不知道該愛或恨的矛盾情緒,後來研究歷史才知道,統治台灣的主力是日本海軍,接受過民主思潮,其他地區則是出身武士家族,粗暴殘酷的陸軍,日本人其實是把最有訓練的軍隊派駐在台灣的,因而有了一些愛恨夾雜,難以分辨的情緒,所以《海角》就回到歷史的原點,回到一個分不清愛恨與遺憾的歷史時刻。

國片再起 希望囧男孩大賣

問:《海角》帶來的最大改變其實是信心回來了,創作者有信心拍新片,觀眾也對台灣電影有信心,投資金主也如此吧?

答:差別真的很大。《海角》籌拍前,遇過很多挫折,最明顯的是當我們列舉《練習曲》、《刺青》、《宅變》這些國片票房為例,預估自己的票房潛力,希望說服金主投資,常被人家說那只是特例,不適用於《海角》。

如今《海角》破了六千萬票房,我也不希望被人家說成是政治渾沌,經濟低迷下的「特例」,所以我格外希望《囧男孩》也能大賣,其他影片也一波接一波,國片才能活絡。

問:《海角》對於台灣現狀有很多不露痕跡的批判,讓很多人看了心有戚戚焉,但是你無意陷溺在單一議題上,點到就好,反而讓點出的話題更在觀眾心中發酵,更有意味?

答:山也BOT,海也BOT,到處都BOT的口白,那是一種台灣現象,真要批判,其實是批判不完的,電影就是電影,一切還是要以戲劇為依歸,我一直覺得一兩句最生活化的語言,才是最有力的語言,不需要重複一直講。

例如《賽德克巴萊》的結局是最後平定霧社事件的日本將軍面對著滿山櫻花,他沒有向自盡的賽德克武士致敬,也沒有炫耀自己的戰功,只輕輕說了一句:「為什麼我會在遙遠的台灣山區,看到了日本帝國已經失落百年的武士精神?是不是這裡的櫻花太紅了?」

櫻花是日本國花,綻放與豔麗就是武士精神,但是台灣的櫻花卻是更豔紅的,一句櫻花太紅的歎息,可以帶給觀眾極多的想像空間,這就是我最嚮往的藝術境界了。

問:《海角》改變你的人生腳步,成名之後,最不習慣的是什麼?

答:竟然要我穿得漂漂亮亮地去時尚走秀,我覺得自己穿上西裝,簡直就像笨蛋,完全不搭調。我不是名人,也不想做名人,我是個活在戰場上的人,不需要給我一個歡呼的舞台,我只想另外去開發新戰場,我已經懇求《海角》的公關,所有活動安排到九月底,十月開始就該讓我去籌拍《賽德克巴萊》了。




== 國境之南 ==

如果海會說話 如果風愛上砂
如果 有些想念遺忘在某個長假
我會聆聽浪花 讓風吹過頭髮
任記憶裡的愛情在時間潮汐裡喧嘩

非得等春天遠了夏天才近了
我是在回首時終於懂得(也許天氣永遠會那麼熱)
當陽光再次回到那 飄著雨的國境之南
我會試著把那一年的故事 再接下去說完
當陽光再次離開那 太晴朗的國境之南
妳會不會把妳曾帶走的愛 在告別前用微笑全歸還

海很藍 星光燦爛 我仍空著我的臂彎
天很寬 在我獨自唱歌的夜晚
請原諒我的愛 訴說的太緩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笑看世界Elly 的頭像
    微笑看世界Elly

    ❤微笑看世界Elly趴趴皂(Elly's Handmade手工皂 x 手作 x 美食 x 旅行)❤

    微笑看世界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